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皖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立法重点出炉 处罚力度堪称史上最严

发表于2014-04-10

记者从4月9日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将力争今年完成《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》的立项、起草、审议工作。昨天,省人大公布该部法规立法进程及立法重点。违法就按上限处罚,期待这部堪称处罚力度“史上最严”的地方条例,能为安徽乃至长三角的天空减轻污染,增添蓝色。

安徽16市空气质量低于二级标准

4月9日下午,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省大气污染防治立法新闻发布会。会议透露,去年安徽省环境空气优良率为86.6%,到了今年1月,空气质量优良率下降至52.4%,省辖16个城市空气质量均低于二级标准,大气污染呈迅速加重趋势。

为应对大气污染恶化趋势,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将出台《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,从严从重处罚污染企业,督促各级政府治理大气污染。

全省大气污染呈恶化趋势

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连松透露:安徽省环保厅提供的数据显示,去年安徽省环境空气优良率为86.6%,同比下降9.9%,可吸入颗粒物(PM10)平均浓度99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25.3%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空气优良率不升反降,污染也日益恶化。今年1月份,全省PM10平均浓度同比上升了50%;平均空气质量优良率仅为52.4%,同比下降31.9个百分点,16个城市空气质量均低于二级标准,大气污染呈迅速加重趋势。

污染物排放负荷居高不下,雾霾问题逾演逾烈,导致安徽省一些地方成为大气污染重灾区,不少地方的空气环境已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。

516名省代表呼吁立法整治

据胡连松介绍,今年2月,安徽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,省人大代表高度关注大气污染防治立法,共有14个代表团的516名代表提出与大气污染相关的议案或建议。“这么多人大代表提出同一问题的议案、建议,是历史上没有的,真实反映了社会民意。”胡连松说,制定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,是安徽省人大常委会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,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举措。

六大污染加剧空气质量恶化

据安徽省环保厅和有关研究机构的初步分析研究,造成安徽大气污染的原因有多个方面。除了气候异常变化和空气流动引起的叠加效应外,主要有:工业企业大气污染;机动车、轮船等移动源污染;建筑施工、道路、石料场、裸露地等扬尘污染;秸秆焚烧等农业生产污染;烟花爆竹燃放、餐饮油烟等生活污染;垃圾等固体废弃物、污染水体等散发的恶臭气体污染等。这也是安徽立法规范的重点。

《条例》将实行从重处罚原则

据了解,《条例》在法律责任的设置上,将实行从严从重和全面处罚原则,加大处罚力度。对违法行为形成应有的威慑作用,使企业不愿、不敢违法,并用法律责任“倒逼”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。

据介绍,为制定《条例》,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专门的起草工作协调组和起草小组,并聘请高校法律专家参与起草工作,委托高校有关研究机构收集、研究社会各界意见,提出报告。制定《条例》的过程将全部提速,力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这部法规的立项。

根据规划,《条例》将于今年9月上交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初审。此外,安徽省将与江苏、浙江、上海共同建立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协调机制。长三角三省一市将就立法协作主题、基本内容、推进方法、审议节奏等具体协作程序和内容进行协商。

此次立法创5项之最

关注度“史上最高”

今年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,710多名代表中,就有516名代表提出与大气污染相关的议案或建议。这么多人大代表提出同一问题的议案、建议,尚属首次。

征民意“史上最早”

以往,我省立法往往是草案出来后才向公众征求修改意见,而此次,在尚未动笔起草前,省人大即公开征求对起草《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》的立法意见。省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负责人介绍,这也是我省立法中首次就起草法规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、建议。

立法“史上最忙”

在此次立法中,省人大常委会将进行立法检查、专题询问、作出决定、开展活动、制定条例等活动。对一个方面的工作,在一年内统筹并举八项措施,这在我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中尚属首次,在外省也没有过,堪称“史上最忙”。

立法“史上最团结”

对于长三角的安徽、浙江、江苏和上海这三省一市而言,治理空气污染,谁也不能置身事外。三省一市将会就立法协作主题、基本内容等具体协作程序和内容进行协商。据介绍,就地方性法规开展区域立法协作,这在全国尚属首次。

处罚“史上最严”

据介绍,我省的这部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将会按照中央“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、最严密的法治、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”的精神,在法律责任的设置上,将实行从严从重和全面处罚的原则,加大处罚力度。


发表于2014-04-10

希望效果也是“最显著”

上一页|1|
/1页